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?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? 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【消费遇***,就上黑猫投诉】
半月谈记者 吴燕霞
为抢抓“双11”商机,各大电商平台推出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。不少消费者反映,部分网店流行的所谓“预售”模式,不仅商品价格忽高忽低,发货周期也很长。原本方便快捷的电商网购,顾客下单后几周甚至几个月后才能收到货。
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,为争夺消费者市场,减少库存损耗,越来越多的电商打出“预售”旗号,出现虚***宣传、定金不退、商品无货强制退款等情况。消费者吃了闷亏,***却不容易。
发货难期,定金难退
刚到10月下旬,国内各大电商就竞相开启线上预售,品类涵盖衣服、玩具、化妆品、食品等。该“玩法”大致是顾客先付定金、待商品发货后再补尾款,也有商家声称“先下单再生产”。
“10月初下单,现在都没收到,难道是从下单才开始种棉花吗?”受访大学生赵银银说,此前在某电商平台一家网红店下单了秋款连衣裙,当时商家表示该商品为预售,大约15天后发货。可半个月后,赵女士再次询问商家时,对方却称“15个工作日发货”。
“后面我又催过几次,商家解释商品爆单、工厂正在赶工,再问就是人工智能自动回复了。”赵银银说。
类似情况不在少数。有网友吐槽:“心仪商品的发货时间长达60天,有的商品的预售期甚至排到年底。消费者进入漫长等待期。等待付尾款,等待发货,等到没脾气,甚至等到忘记它的存在。”
赵银银说:“比延迟发货更可气的是,已经等预售商品十几天了,卖家却突然说没法卖了,让我退款,不同意也没办法。”
所谓“定金不退”也被不少消费者诟病。重庆的王女士在“双11”预售场下单了十几样商品,付完定金才发现其他电商平台的价格更划算;她要求商家退定金,却被告知“未付尾款,定金不退”,只能买了。
网购爱好者乐乐向半月谈记者表示,今年她在“双11”预售场购买一款品牌面膜,商家表示预售价为最低价。可是,几天后商家直播时又将商品价格下调了30元,此后商家直接下架了预售商品链接,导致她无法提起申诉。
平台、卖家趋之若鹜
在消费者在线投诉平台【进入黑猫投诉】“黑猫投诉”,半月谈记者以“预售”为关键词搜索,可见7万多条投诉,其中大部分都与电商预售虚***宣传、延迟发货有关。可来自消费者的抱怨和投诉,难以阻挡商家们纷纷开启预售模式的热情。
商家之所以青睐预售模式,与降低经营成本风险不无关系。在杭州经营女装品牌的商家周琳介绍,库存是服装行业的死穴,衣服做出来后如果卖得不好,商家的成本压力会非常大。但电商平台改变了原有的服装生产模式,能帮助商家减少库存损耗。
周琳说,现在许多网红服装店上新之前先发剧透照片,让大家对新款跃跃欲试,然后直播预售,并上架少量现货***供应,激起消费者“饥饿心理”拼手速。但普通消费者基本抢不到现货,因为店家会优先把现货卖给有一定粉丝基础的服装测评博主或网红,通过他们测评、展示商品,进一步为商品造势。
“还有的卖家会先做一小批衣服放到预售里看效果,如果订单量大,就到工厂按需订货。通常一款女装的生产周期为7至10天,预售后再生产也可以在预售期内交货,由此避免商品积压。如果预售订单量小,就干脆不做了,找理由给消费者退款,也不会有经济损失。”周琳说。
“支付定金后,平台或商家就会借此锁定消费者,利用惩罚机制强制消费者实施购买行为。”数字经济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,在“定金+尾款”的预售模式中,预售商品的定金较全额付款的成本低很多,消费者在低价优惠的***下,更容易冲动消费。不退定金的举措也很大程度避免了顾客反悔,商家利用“放长线钓大鱼”的营销手段获取最大化利益。
预售模式拉长了“双11”战线,增加了平台销售额,让电商平台欲罢不能。某电商平台工作人员何力表示,预售模式将购物节的战线拉长到近1个月,在留住老客户的同时,也以持续不断的营销宣传吸引住新客户。
平台需履责、商家应守约,消费者要擦亮眼睛
预售模式消耗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,商家收取定金后“跑路”的情况更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。面对“长时间等待收不到货”“被迫退货”等乱象,不少买家觉得***麻烦,选择“就这么算了”。
“***也是要花时间精力的,有时候投入产出不成正比。”王女士说,“买的东西可能就几十元,投诉半天,最后只赔了几块钱,想想就算了。”
北京大成(成都)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忧认为,从经营的角度来说,预售模式是商业行为,商家设置预售时间,消费者可自主选择是否购买。可一旦出现延迟发货、店家跑路等情况,消费者普遍面临***渠道不畅的境遇。这将纵容商家的不道德销售行为。
目前,我国已出台《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(试行)》等规定,其中明确指出直播间运营者、直播营销人员应当依法依规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和义务,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消费者提出的合法合理要求。
专家建议,市场监管部门应出台规范性文件,对预售模式中存在的乱象进行规范,要压实电商平台的监管责任,督促商家遵守平台规则,承担违约责任。
专家还提醒消费者要理性消费,购买前详细阅读下单链接中的产品说明、免责条款等内容,并向客服明确了解商品名称、价格、交货时间、退换货流程等内容。消费者如果因产品质量、发货时间等问题要求退换货时,要保存聊天记录等信息,无法解决时应及时向电商平台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或向*********。